在世界互聯網市場上,有一家公司雖然不是有名的巨頭,但是卻是家喻戶曉,這就是WeWork,作為一家共享辦公的獨角獸企業,WeWork一度是多少互聯網創投追捧的對象,很多人都期待WeWork可以成為第二個優步,然而這家由大名鼎鼎的軟銀集團領投的共享辦公獨角獸卻沒有支撐起自己的故事,反而出現了問題。如今,歷時兩年的WeWork終于上市了,被軟銀輸血拯救的共享辦公要苦盡甘來了嗎?
當地10月21日,共享辦公服務提供商WeWork正式以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方式登陸紐交所,股票代碼WE。首日開盤,該股每股報11.28美元/股,漲幅87%。截至收盤,上漲13.49%,每股報11.731美元。
此前兩日,WeWork宣布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BowX Acquisition正式合并,獲得13億美元資金,包括來自風投基金BowX Capital的4.83億美元資金,Insight Partners、喜達屋資本、貝萊德等承諾的8億美元資金。此外,WeWork還有望獲得來自軟銀的5.5億美元優先擔保票據。
交易完成后,BowX公司的董事長兼聯席首席執行官Vivek Ranadivé將加入WeWork董事會。
以今日收盤價計算,WeWork市值達到100億美元。當然,依然較當年470億美元的估值相去甚遠。
2019年1月,WeWork估值達470億美元,被認為是繼Uber之后的美股第二大IPO。不過,WeWork在嘗試首次上市發行中,非常不順利。
WeWork很多問題被曝光,包括創始人諾依曼靠WeWork牟利。比如,諾依曼是許多房地產的業主,而他的公司則是租戶。諾依曼還將“We”商標賣給WeWork,獲利590萬美元。
此外,諾依曼利用自己的股票作為抵押品,從摩根大通等債主手中借入約3.8億美元。諾依曼的妻子麗貝卡(Rebekah)還是公司的首席品牌和影響力官,一度是公司CEO接班人。在WeWork的招股書中,公司做出了新的規定,若諾依曼去世,將麗貝卡(Rebekah)從接班人中移除,新的CEO由董事會決定。
諾依曼還被曝出曾計劃讓自己的兒子、孫子未來繼續掌控這家公司。諾依曼曾說,雖然他和妻子麗貝卡·諾依曼共有的五個孩子“不必管理公司”,但他們“必須保持公司的道德指南針”。
2019年8月,WeWork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書,次月終止IPO。
其2019年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為4.36億美元、8.86億美元和18.21億美元,這期間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4.3億美元、-9.33億美元、-19.27億美元。
2019年上半年,其營收為15.35億美元,凈利潤為-9.04億美元。
Wework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共享辦公公司,也是美國第二大獨角獸(僅次于Uber),主要業務是為初創公司、自由職業企業家提供辦公場所,成立至今共經歷17輪融資。
今年3月,WeWork更新文件顯示,2020年全球共有47.6萬會員,預計2021年將達67.2萬,2024年或達131.4萬人。
世界金融控股集團(美國上市股票代碼WFHG),是一家專業協助企業在國內外上市融資進入資本市場的全方位資本運作服務機構。提供中國證券市場上市、美國證券市場IPO、SPAC等上市及投資服務。含輔導上市、頂層設計、市值管理、投資融資、并購重組等資本運作。集團獨創IAPO的資本運作上市模式,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規劃最合適的上市路徑,提高企業上市成功率。可協助企業同時多地融資上市,先利用美國資本市場多元化,輕松的在多個板塊融資上市,之后符合香港或國內上市條件,再回來實現兩地或多地方上市融資。
集團控股的上海控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為上市配套服務機構,主營知識產權出資與資本運作業務。協助企業研發知識產權,經過專業機構審計驗資后,作為股東出資成為公司資產,將注冊資本轉化為實繳資本及資本公積,幫助企業改善財務狀況,降低企業負債率,提高企業凈資產,改善各類資產的比重,同時協助所輔導的企業對接投資機構,讓企業能夠輕松融資,快速上市。集團在美國、英國、上海、西安等地設立辦公室,依托鼎立陸家嘴CBD商務版塊,匯聚全球各行業精英翹楚,精進專業、聚集資源,共同為企業服務。集團與國內外眾多的PE基金、私募股權基金、風投、創投等投資機構長期合作。團隊具有數十年投融資、企業上市、資本運作成功案例,已幫助眾多企業獲得融資上市,成為知名企業。
來源:綜合網絡 世界金控媒資部整合編輯
? 免責聲明:本平臺內容部分來源于網絡,信息僅供參考,本平臺不承擔責任。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